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 > 正文

张琳教授受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双清论坛作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5-05-29浏览次数:

通讯员曹喆)5月26日至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413期双清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我院张琳教授应邀作专题报告。

本期双清论坛聚焦“新时期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战略及实施路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委会主任杨卫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张杰院士共同担任主席,北京大学朱彤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倪四道院士、宁波诺丁汉大学谢心澄院士等40余位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出席。

在题为《全球科技格局演进与中国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战略: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实证观察》的报告中,张琳基于大规模数据和科学计量方法,从全球科技力量的演化趋势切入,系统分析了中国在国际基础研究版图中的角色定位。报告指出,尽管我国基础研究产出快速增长,但在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仍存在结构性短板,国际影响力和知识贡献水平有待提升,高端人才储备不足和科技出版体系薄弱等问题也制约着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围绕我国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结构演变与战略调整,张琳建议,需主动适应全球“去中心化”科研格局,重塑合作网络。一方面,应打造以中国为枢纽的多边合作机制,深化与欧美科研强国的机制化协作,同时加强与亚洲邻国、“全球南方”等国家的区域合作;另一方面,应优化合作结构与治理机制,推动浅层次形式合作转向深度实质性合作,鼓励对等协商、目标共议与成果共享。面对新时期的合作挑战,应实施差异化国际资助策略,强化科研基础设施共建,持续提升我国科研体系的全球吸引力与战略主动性。

据悉,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高层次战略性学术会议,双清论坛立足于科学基金资助工作,集中研讨科学前沿或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深层次科学问题、学科交叉与综合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发展与完善科学基金制的重大政策与管理问题。本期双清论坛在科技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着眼于推动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体系,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地球科学部、国际科研资助部、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主办,宁波诺丁汉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