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先生 > 正文

先生千古,亲人安好


15日早上8点刚过,在东山头去学院的路上,接到晓光院长打来的电话,只听到“彭先生走了”几个字,脑子里便是一片空白。

等到缓过神来,己到了陶军书记办公室,晓光院长也在。六目相对,竟一时语塞。稍定,说了声彼此安慰的话,就匆忙商量了一下当日的应急之事,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坐了好一阵子,脑子里仍是空空的。不知过了多久,手里拿着的竟是先生的“九十自述”,翻到先生照片的那一页,凝视良久,直到新才,随后是先蓉来找我…

昨天上午,陪吴平和先蓉两位师姐去红莲湖探望邓老师。一进客厅,静坐在沙发上的邓老师颤颤巍巍起身迎了过来,拥着吴平和先蓉不停地抽搐,三人相拥而泣,悲痛不已,让我也是好一阵鼻酸。

过了好一会儿,大家总算落座。吴平和先蓉一边递面巾纸,一边不停地说些安慰老人家的话。可她总是不停地说:“幸好前天去医院看了一眼,没有想到那竟是最后一面。”她说话的声音比往时低了许多。先生与师母相伴七十有年,伉俪情深,她的那种心痛和绝望,只有她能感受得到。

待她慢慢平静了些,吴平拿着手机,不停地介绍来自各地传来的对先生的追忆和对邓老师的问候:这是北京的,这是广东的,这是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这是来自不来梅的,这是当年谁谁和彭老师的合影,这是谁谁与彭老师来往的书信……

时间真是无情,转眼到了中午。为让老人家休息,我们准备离开。吴平突然以试探的口吻问:“我们能拍张照吗?大家都很想你、担心你。”邓老师试图努力坐直身子,用手帕仔细地擦了擦双眼说:“好,拍,我也要高兴一点,免得大家担心。”后来就有了彭门大家庭里的这幅看似不合时宜的照片,四个人都面带微笑。

邓老师的笑,是给我们看的,给学生们看的,也一定是给先生看的。

先生千古,亲人安好!

弟子方卿叩首

2025年7月17日


满庭芳

方卿

己丑岁秋,武大为彭斐章庆成师八十华诞暨执教五十六周年庆。旧雨新知及弟子辈齐集珞珈,抚今追昔,同忆文华先贤开辟山林、筚路蓝缕之功;称觴举寿,盛赞彭先生承先启后、开拓精进之力。诚图林一时盛事。因赋《转调满庭芳》以志。

惟楚多材,沅湘江畔,降几回掌纶手?探微索隐,上下竞奔走。向秀樵诚事业,暨艾氏、参详合耦。人咸道,博通集萃,真柱下龙首。

躬耕庠序力,一甲子、履棣华道艺久。育兰台令史,盟府书友。九月菊黄桂霭,八八子、共称山斗。须约定,双十岁后,重为我师寿!

※ 艾氏:庆成师在苏联莫斯科图书馆学院师从阿·达·艾亨戈列茨教授。

※ 柱下龙首:台湾学者沈宝环称庆成师是“大陆图书馆界排名第一的学人”。

※ 棣华:指文华图专创办人韦棣华女士。

※ 八八子:至己丑年庆成师入室弟子共六十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