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悼念彭斐章教授
信息管理事业的开拓者与耕耘者
深切悼念彭斐章教授
信息管理事业的开拓者与耕耘者
惊闻彭斐章教授辞世,学界同仁深感哀伤,沉痛悼念这位我国信息管理研究的奠基性人物与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
彭斐章教授是我国图书情报与信息管理领域的先驱学者,治学严谨,既根植于传统文献的深厚土壤,又与时俱进,在开拓非书资料管理领域方面,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与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主张,长期引领学术方向,为中国现代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作出了难以替代的贡献。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多媒体与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界与广播电视界出现了大量磁记录资料与非书文献。虽然从1945年开始广泛应用的磁记录和光电文献现在已被数位技术文献替代,但在我国,那是一个信息和文献从纸质印刷资料脱胎换骨成为非书资料的历史性转折时期。
就在那个非书资料大量涌现,而对载体及所载文献管理和利用力不从心的时候,由《中南西南十省市电教协会》组织,委托湖北省电化教育馆牵头,开展了编撰《中南西南十省市电教资料目录》工作。这是规范非书资料著录的首次实践,是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重要一步,也是非书资料管理进入专业化、制度化轨道的里程碑。该目录依照《GB/T 3792.4-1985 非书资料著录规则》编辑,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题记,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首次遵循国家标准编辑、正式出版的非书文献专业目录。
在这项开创性工作中,彭斐章教授受聘出任编辑顾问,作为彭斐章教授的后学门生,我受命主编,由此得到彭斐章教授指教良多。尽管彭教授教务和主管工作繁忙,但只要是跟进时代的非书资料管理有关问题,他不但有问必答,而且有问必究,不仅在体例设计与著录规范方面,譬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的磁记录和光电文献记录方式方法、记录材料标注、记录技术指标、涉及记录材料的文献记录和启用时间及其使用(寿命)次数、磁电记录文献再现方式及其设备、磁记录文献代次、非书资料使用范围,等等等等,彭斐章教授均表明了关键性指导意见,而且,他在语言文化处理等细节问题上展现出高瞻远瞩的学术见解。
当时,目录中收录有西藏电教馆制作的藏语录音录像及电影资料。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的藏族教授表示,如果要将这些藏文题名的非书资料按藏文排序,他们可以提供帮助。而且该院维吾尔族教师对维语、维文的类似问题也表示关注。我就此从北京向彭斐章教授远程请教,彭教授指出:凡属中国民族语言文献,在全国层面上的统一著录,应遵循国家标准,按照译后的正式中文名称排序。此言一出,不仅厘清操作准则,更体现了他对民族融合、学术规范与国家整体信息秩序建设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彭斐章教授的学术精神,不仅体现在他著述等身、建树卓著的研究成果中,在非书资料管理工作起步时期,更体现了他对后学的教诲、对制度建设的推动、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他以身作则、以智授人,是一位以学术滋养社会、以知识照亮未来的大家。
如今斯人已逝,音容宛在。我们怀念的不仅是一位信息管理学界的宗师,更是一位推动中国现代文献信息事业不断前行的智者与长者。他的精神将继续在学术界延续,他的理念将继续在信息服务与知识组织以至当代和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展现活力。
谨以此文,致以深切的哀悼与崇高的敬意。
痛悼恩師彭斐章教授
学界宗师
斐然德望 著录乾坤非书典 志笔数码传万象
章法昭明 统领中华信息流 映照群伦启后昆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后学门生厉宗煌
二〇二五年七月敬挽
于美国加州LW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