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走近武钢博物馆,学习科学发展观

发布时间:2008-12-12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12月11日下午,我院第一期学生骨干培训班一行80余人在学工办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我国第一所钢铁博物馆――中国武钢博物馆。

武钢博物馆于2007年斥资1亿兴建,于今年9月13日武钢成立50周年之际正式开放,是我国首座智能型、数码型、知识型现代钢铁博物馆,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有类似的钢铁博物馆。

学员们沿着由钢铁铺设的“钢铁大道”依次进入展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博物馆的3层展区。在一楼冶金区、汉冶坪历史展现区,大量的实物和历史文献记录了人类冶炼青铜器和炼铁的历史,一本由激光投影生成、可随手翻阅的电子书吸引了学员们驻足观看,生动地再现了古代炼铁的精湛工艺。二楼展区的老照片、旧工装、各式安全帽等数千件印证武钢印记的物件,见证着武钢50年的光辉岁月。三楼“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高科技仿真区,通过声光电高仿真手段,逼真地模仿了从开采矿石到冶炼炼钢的工艺流程。仿真区入口是一个幽暗的矿洞,矿车上装满铁矿石,这是按大冶铁矿矿区1∶1的比例仿制。一车车铁矿石,伴随着隆隆铁轨声,从深邃的矿洞中运出来,几台仿真挖掘机械紧张工作。转过矿区,就来到炼铁和炼钢车间,火红的铁水、飞溅的钢花,冷轧、热轧、成型,看见一块块钢板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学员们仿佛身临其境。三楼还展示了部分武钢的产品,包 括整架的汽车外壳、万吨远洋轮模型、大桥钢索等。

在参观中,学员们还偶遇了一位在武钢工作了50多年的退休老员工。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聊起了五六十年代武钢的发展情况,为学员们介绍了武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武钢历经的沧桑巨变,仿佛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本次参观实践活动,为我院学生骨干培训班的学员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从武钢发展的历史中,同学们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武汉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感受了3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国民经济增长、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沧桑巨变。一位06级学员说,这次参观中的两组现象对比让他感受颇深,一是炼钢工艺从30年前主要依靠工人操作到今天依靠高科技的自动化炼钢,二是武钢厂区从30年前生产时的烟囱林立、浓烟滚滚到现在的清洁厂房、蓝天碧水,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能耗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这是对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直接体现。

经过参观学习,各位学员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对学员们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实现成长成才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