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传承文华精神 培养优秀人才

发布时间:2006-10-14浏览次数:

传承文华精神 培养优秀人才

院创优迎评工作领导小组

我院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信息管理教育与研究机构。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20年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

从当年的文华图专到现在的信息管理学院,86年的风雨历程,始终不变的是“文华精神”。

学院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传承“文华精神”,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优良传统,逐步积淀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开拓创造”、“务实创业”、“引领创新”。

一、开拓创造

自1920年文华图书科(Boone Library School)创办以来,学院就有自己独特的办学个性,在我国信息管理教育领域勇开先河。文华图书科初设在武昌文华大学内,按照国际制度,招收大学修业两年以上的学生,两年毕业。1929年8月,经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文华图书科更名为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同年初,文华图专正式出版了日后影响极广的《文华图书科季刊》(后随校名更名为《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文华图专的创立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开始,它在培养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与推广图书馆事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1953年,随着全国院系调整,文华图专并入武汉大学,成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1956年设置图书馆学系。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扩充更名为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2000年院校合并与院系调整,2001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

学院在86年的办学过程中,适应社会变革,创造性地开拓新领域。1934年设档案管理特种教席,开档案教育之先河;1940年创建档案管理科(1947年停办),1984年重建档案学本科;1978年创办科技情报专业(1998年按教育部学科目录调整的要求,更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983年与新华书店总店合作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图书发行管理学专业(1986年更名为出版发行学专业,1998年按教育部目录更名为编辑出版学专业);2001年经教育部和武汉大学批准创办了电子商务专业。

学院经过86年的不间断开拓建设,现有5个系5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档案学、编辑出版学、电子商务,7个硕士和博士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出版发行学、信息资源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其中,图书馆学、情报学两个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是本领域唯一的一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创新基地被批准为国家“985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学院“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经财政部等批准为“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院已发展成为当今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实力最为雄厚、学科门类最为齐全、学术传承优秀的信息管理教育与研究机构。

二、务实创业

从文华图专开始,创办人之一的沈祖荣先生就把“研究图书馆学,服务社会”定为宗旨。他说:“办理图书馆的人,有一件首先要觉得的,就是自立立人。那个意思,就是我们素来的造就、薰陶、锻炼、培植所求的学问,所得的学位,不是为自己做招牌,乃是要为社会服务,为群众谋利益。”他的这一思想就是文华图专定为校训的“智慧与服务”。这是“文华精神”的核心内涵。我院秉承这一传统,努力培育学生的务实精神。

1、注重构建学生宽口径、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学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针对时代发展要求,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学院注重拓宽学生的相关知识背景,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宽口径、交叉复合型知识结构。学院在本科招生过程中,采取文理兼招的办法,图书馆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招收文科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招收理科生。

学院在86年的办学实践中,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继承文华图专早期课程设置的中西结合的传统,逐步形成了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重创新、鼓励冒尖的优良传统,强调在人才培养上要重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学院5个本科专业,分属3个一级学科,但学院以数字信息为主线,努力构筑共同的学科平台,开设全院公共基础课7门,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创造、创新和创业(“三创”)型复合人才。

其次,学院一贯注重实习基地建设,以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业能力。到目前为止,学院全部课程都提供了上机实验或社会实践的机会。我院目前与校外相关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20份,建有实习基地26个。通过实习或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检验理论与实践是否相一致,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知识培养机制,着力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2001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李华在校期间共获6项专利,创办的武汉珈华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状况良好。

2、注重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育务实的社会服务精神

文华图专非常强调坚定的事业信仰。现在学院虽已扩大为5个系,但仍注重树立学生牢固的专业思想,培育学生务实的社会服务理念。为了帮助同学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学院在每个专业每个班均配有专业导师,负责指导和帮助本科生的专业学习。另外,学院每年都要请信息管理领域的知名人士来院里开办讲座,通过他们切身的体会和工作实际来感染教育学生。同时,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学院以服务社会为理念,提倡淡泊名利、甘为社会服务的精神,鼓励学生刻苦钻研,培育学生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每年新生入学时,学院要进行一次校史和院史教育,让学生了解我校优良的爱国传统、优秀的学术传承,以及学院创立和发展的有关历史。每年学院通过开学典礼和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介绍和宣传学院创办人韦棣华女士、沈祖荣先生等人的事迹,弘扬“文华精神”。学院还设立了文华奖学金、文华特困学生助学金基金等,并正式颁布了《信息管理学院文华奖学金、文华特困学生助学金基金捐赠及管理办法》。通过这些措施,让“文华精神”世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

此外,为了进一步塑造学生务实的社会服务精神,学院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如学院新辟了学生捐赠书库,不仅增加了文献藏量,也充实了教学实习用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乐于奉献和服务的精神。又如,提倡学生到信息服务部门如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或其他社会部门做义工,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学生为社会服务的务实意识,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培养了许多务实创业的优秀毕业生

文华的早期毕业生参与发起了新图书馆运动,是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据统计,文华毕业生几乎占建国前全国图书馆专门人才的大半。很多图书馆的创办都有着文华毕业生的身影。文华图专的首届学生裘开明毕业后即参与创办厦门大学图书馆,任该馆首任馆长。后他又远赴重洋,就读美国,并于1931年任哈佛燕京学社东亚图书馆第一任馆长。毛坤、钱亚新、查修、皮高品、吕绍虞等人皆出自文华图专,他们成就卓著,有功于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以及图书馆事业。

我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很快就能在专业相关领域成功创业,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如我院科技情报专业学生王怀汀1983年毕业后进军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软件领域,很快创办了金盘软件公司,目前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已拥有数百家用户,成为国内图书馆自动化领域的著名品牌。

出版科学系的毕业生更是在全国出版发行系统占据着重要地位。全国地市级以上的新华书店经理中有很大一部分毕业于我院。如1997届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李松,担任国风集团总经理,并创办北京“第三极书局”,任总经理,该集团年销售收入5亿元。1987届出版发行学专业毕业生孟凡洲,创办海岳文化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该公司年销售收入2亿元。1988届出版发行学专业何春华,在深圳新华发行集团担任副总经理,该集团年销售收入5亿元。1987届出版发行学专业汪林中,毕业后成功竞聘为河南科技出版社社长,该社年销售收入1亿元。

由于我院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宽实的学术素养,我院学生也能在其他领域崭露头角,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如1985毕业于图书馆学专业的刘洪波,现为著名杂文家,著有《文化的见鬼》、《高雅的落俗》等杂文集多部。1977级学生林白薇,笔名林白,现为著名作家,著有《一个人的战争》、《万物花开》、《林白文集》等著作多部。1992年毕业于档案学专业的石敬霞,现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还有很多学生在国际上成就卓著。如1982届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曾蕾,现为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教授,兼任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分类与索引部主席。1982届图书馆学专业辜学武,现为德国波鸿大学东亚政治学教授。1982届图书馆学专业秦健,现为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信息研究学院副教授,兼任英国《信息研究:国际电子杂志》编委。1982届科技情报专业王兵,现为英国University of Hull计算机学院高级讲师。1983届科技情报专业乐桃文,现为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商学院信息系统与技术系教授。1983届科技情报专业张进,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副教授。1983届图书馆学专业刘正福,现任美国圣荷塞州立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副教授,斯坦福东亚图书馆技术顾问。

三、引领创新

我院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注重引领潮流,推动本领域在国内外的创新发展。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注重落实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创新学习机制

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是学院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教学特色。具体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其一,关注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课程。如数字图书馆、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引导学生进入前沿领域。其二,有针对性开展实验教学。学院相关专业具有相当强的实用性,涉及到极具体的问题,实验课多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其三,学院制订了《信息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学习激励办法》,鼓励大学生从事科研。

另外,学院十分重视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创新,帮助学生建立和健全以质量为核心的创新学习机制。学院多数课程实行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双语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并重,尤其是着力加强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实践学习、科学研究、创业训练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有助于培养和造就具有“三创”精神和“三创”能力的人才,参与国际竞争。

2、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全球化为基准,开拓国际视野,引领学术潮流

为了让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学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措施。例如,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争取在人员互访、合作研究、学生交流以及共同召开学术会议等方面与国外同行建立起稳定的合作机制,包括接收和派遣留学生、国外访问学者,等等。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升学生全球化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开拓的国际视野。

在引领潮流方面,2000年我院组织召开首届数字化时代中美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30余所大学的系主任、院长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签署了《数字时代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05年7月,我院组织召开全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60多位大学图书馆馆长出席了会议,并签署《中国大学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武汉宣言》,在图书馆界产生了深远影响。2006年10月,我院主持召开了“第二届数字时代中美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该会是继“首届数字时代中美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教育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之后,6年来中美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专家在武汉大学的再度聚首。本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探讨数字时代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探讨学科的变革与创新问题。会议举办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与实践领导者之间的链接与对话”等重要活动,对培养本学科领域的人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等问题将起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来自全国31所大学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的系主任、院长庄严签署了《数字时代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类教育发展方向与行动纲要》,必将对该领域人才培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学院开我国图书馆学、档案学、情报学以及出版发行学之先河,不断开拓创新,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得到国内外充分的肯定。2003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对全国各学位授予单位的各个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进行排名,我院“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排全国第一,各个分项指标如人才培养、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与学术声誉四项分项指标均居首位。

目前,学院正在弘扬“文华精神”,致力于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创建国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信息管理学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