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做一名勤学的武大学子

发布时间:2006-10-10浏览次数:

做一名勤学的武大学子

刘学林

2006年10月15日至20日,对于每个武大学子来说,都将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时间段――教育部将派出专家组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此,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努力做好创优迎评工作,把一代代武大人努力奋斗建立的办学特色――“营造‘三优’育人环境,凝练珞珈鸿儒精英;创新‘三大’系列教学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三创’教育理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展现给各位评估专家,展现给全社会。正如我们提出的宣传口号――“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一口号全面深刻地概括了本次创优迎评工作对我校发展的重大意义。

以“以评促建”为例,通过评估带动学校各项建设和发展。其中,学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它不仅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更是一所学校展现其风貌的重要方面。

所谓学风,简单地说就是学习风气。它是指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学校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中国自古就重视学风,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今天的“择校学习”更是比比皆是。学习风气可说是一种无形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推进学风建设成为每一所学校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经过武大三年多熏陶的信管学子,我切身感受到和融入进百年名校浓厚的学习风气。

我们勤学――灰蒙蒙的早晨,除了林中小鸟的歌声外,就是那高亢的“Crazy oral practice”声了;

课堂上,热烈的讨论场面,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学子们尽情地融入到老师的授课中;

课间,围在老师周围的学子,虚心地向老师讨教;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并就自己还未懂或是感兴趣的领域,“泡”在图书馆或资料室里查阅各种书籍资料;

考场上,我们参加无人监考,诚信考试;

自习室里,从早到晚,都是专心致志的学子;

寝室里,和谐的氛围中时常听到激烈的辩论……

可以说,武大的每一个角落里,无不透着一股学习的干劲。

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学要学得踏踏实实,玩要玩得开开心心。”在勤学的同时,我们也积极投身校园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之中。例如:流光溢彩的“金秋艺术节”、珞樱缤纷的“樱花节”、感人至深的情景剧大赛、激烈拼搏的校运动会等。此外,还有无数的社团活动,让每一位学子在其中尽情地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我们勤奋钻研,我们严谨踏实,我们热情活泼,我们积极向上:这就是我们武大学子的学习风气和精神面貌。

而这股干劲与一代代武大人的辛勤耕耘、传承相继分不开,更与学校有效的管理措施密不可分。在硬件方面,学校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来改善学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崭新的教室、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器材,宽敞的宿舍,优美的校园……在软件方面,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创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号召,积极引导每一位学子投入到各项学习、研究中。同时,为学子们搭建各种与名师学习交流的平台。专家学者云集的“珞珈论坛”在各项学术活动中,无疑是一个重量级的舞台。它除了给每一位学子送上一道道精美的学术大餐外,还让学子们尽情感受学者大师的风范,激励学子们学习、探索的激情。宏观方面:从大处着眼,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认真落实、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推进各项教学措施的改革。微观方面:从小处做起,努力推进寝室风气、班级风气的建设,进而拓展到学院、学校。同时,我院导师们深入到学子中间,关心我们,爱护我们,为每一位学子排忧解难,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子们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正是在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的建设下,我们打造出了具有武大特色的学风。我们在这样的学风中,也正向着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武大也正向着更好、更新、更强、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本文载于《信风》(创优迎评特刊)2006年总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