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信用武汉11月26日电(记者余蕊) 第三届“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研讨会近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与会专家认为,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是学术研究的底线,应重塑学术监督权威。
舒红兵在致辞时表示,武汉大学除了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原则外,提出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这充分体现了武汉大学一贯大力倡导的“学术有道,诚信为德”的精神品格,为师生的科研成长打造更有利的环境。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指委主任王余光认为,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并不矛盾,在遵守规范的同时应避免写作模式的僵化。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马费成指出,教育者的初心是立德树人,而科研诚信恰恰是立德的重要环节,希望通过这类研讨会加强青年学者对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的关注。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黄明东提出,高等院校的责任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教学和科研都是培养人才的核心。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叶继元强调,学术规范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学术规范课程存在着教材有待完善、师资力量匮乏、通用规范与个性规范有机结合不够等问题,并提出编辑全国院校《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教材、录制在线课程和定期举办师资培训班等具体对策。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子舟着重对避免抄袭剽窃、合理署名、正确投稿、不为利益相关人写书评、合理引用等学术规范准则进行详细阐述。
中国科学院监督与审计局科研道德委员会高级业务主管侯兴宇认为,重塑学术监督权威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事实、态度和程序在学术监督环节中缺一不可,应推行教育和惩治并重的治理模式。
此外,北大-维普学术大数据应用实验室发布了《人文社科一级学科高被引论文研究报告(2019)》。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继民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该报告主要基于维普资讯提供的中文期刊题录及引文数据,从一级学科的高被引论文的发表年份、被引次数、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基金资助以及引用关系网络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全景式地展现各一级学科高被引论文的分布情况与发展现状。
据介绍,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共同主办,共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近30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研讨会。
[转自新华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