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人物:王三山

发布时间:2011-09-08浏览次数:

传统文化布道者

作者:校报记者 付晓歌

“可亲可敬,满腹经纶便成儒者风范;亦师亦友,一身潇洒方显道家楷模。”这幅对联中的主人公就是信息管理学院的副教授王三山。美髯飘飘,衣着传统,手摇一把折扇,讲起话来摇头晃脑,上课之前抱拳施礼,好不豪爽。

谈起获得该奖项,王三山感言,“特别要感谢我的学生们:他们在课堂上充满灵气的微笑,在课后肆无忌惮的提问和质疑,校园碰面时大大咧咧的招呼,以及他们走出学校后如同对待父亲那样的挂念和问候――这使我更加敬畏教师职业并感到充实和幸福。”

传道授业师者风范

提到王三山,许多学生都能竹筒倒豆子般地说上一堆教学轶闻。一日课上,两名女生中途离场,他当即停止讲课,长叹一声,使劲摇着折扇,不停摇头,口中念念有词,“气死我了,气死我了!不妥,实在不妥!”过了好一阵才消气。但如此较真的王三山,也曾鼓励学生们逃过课。时逢哲学学院彭富春教授的讲座,他在课堂上连连推荐,说如此良机,十分难得,鼓动学生们逃他的课去听讲座。

他担任的课程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所以大多不用课件,坚持竖着写板书,行云流水间,古典之风尽露。对于使用PPT的教学方法,王三山保留自己的意见,“就老师而言,易造成课堂思路不顺畅;就学生而言,造成懒惰、不记笔记、学习效果差的不良后果。”他的看法有许多得到学生的支持。但在一些学生的要求下,近年来他也开始制作课件,不过上课时,他还是会反复强调“做笔记”三个字。

不论是王三山教学中的认真与大度,还是多年来的固守与坚持,都源于其“教学第一,科研其次;学生第一,老师其次;传道第一,授业其次;良心第一,人言其次”的信念。他坦言自己酷爱教师职业,视其为人类最崇高的职业,没有“之一”。

指导阅读乐此不疲

王三山藏书颇丰(约一万册),并著有《文人书趣》一书。他认为做个爱书家,不必太讲究,唯一需要的是“心诚”。上课时,他每每不辞劳苦,搬来一摞旧而泛黄的推荐书籍,炫耀宝贝似的,一本一本向学生大力推荐。

他不仅仅介绍书,也常常鼓励学生向他借阅,将心爱之物与学生们共享,受到学生赞誉。“我觉着这是指导学生读书的好办法,也是师生交流、教学相长的好办法。”他如是说。为此,还专门制作了一本《图书借阅登记簿》。近十年来,他的藏书外借达两千余册次。一位学生在教务信息系统上写道,“谢谢老师,至少让我开始重新拿起一本书读读,而不是一直对着电脑。”

除此之外,王三山利用讲座、课外与学生讨论、参与学生活动等一切机会指导大家阅读,并开出推荐书目。“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不管文科还是理工科学生都不能忽视的。”他特别强调,“大学生尤其是文科生,至少要对东西方文史哲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守望传统醉心教育

“王三山开的《中国文化概论》等,曾经出现每学期选修者达到千名学生,不得不每周重复三次授课的情况。”郭齐勇教授说。他的选修课总是场场爆满,人头攒动。许多被欧美日韩文化夹击的90后学生静下心来,坐在他的课堂上,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感悟书法艺术的真谛。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大呼三山老师讲课“有味道”、“很有爱”,并抱怨课时偏少,听得还不够过瘾。

课余闲暇时分,他热衷于在校内外举办各种讲座,主题总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不管是《周易》的奥秘,还是传统文化的失落,总能从他的讲解中看到一位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性考量。他慷慨激昂地说,“仅仅是我举办几场讲座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全中国人来继承,来发扬。当务之急是引领中国当代青年,尤其是青年学生接受和喜爱中国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做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

“我内心的意愿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别的。这些工作虽然微不足道,但于我的信仰和良心却是莫大的慰藉。”王三山寥寥数语,道出一位传统文化守望者的坚持。

(编辑: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