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吴丹教授JASIST发文探讨全球数据科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2-08-01浏览次数:


(通讯员许浩)730日,信息科学领域顶级期刊国际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ASIS&T)会刊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JASIST)在线发表我院教授、武汉大学人机交互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吴丹参与的研究成果“Data Science Curriculum in the iField” (《信息科学领域中的数据科学课程》)。

该文是国际顶尖信息学院联盟(iSchools)数据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The iSchools Data Science Curriculum CommitteeiDSCC)历时3年的研究成果,作者是iDSCC13名委员,吴丹是其中唯一的中国学者。

在该文中,iDSCC提出“以人为本(Human-centered)”是信息科学学科数据科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数据科学的根本属性与核心特征。自2019年开始,iDSCC先后使用德尔菲法对全球信息科学领域的16名专家进行了三轮调研,并使用归纳性内容分析和定量挖掘技术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对全球信息学院开设的96个数据科学硕士研究生项目、21个数据科学本科课程项目以及来自美国、中国、英国和德国的2702条数据科学相关招聘广告进行了深入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该文系统性回答了多学科数据科学教育领域中信息学院的身份是什么,信息学院的数据科学教育现状如何,信息学院数据科学教育的核心课程应包括哪些知识和技能,信息学院数据科学毕业生可以从事哪些工作以及数据科学研究生、本科生教育有什么区别等重要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使得“以人为本”这一信息科学学科数据科学的根本属性与核心特征得以具象化。具体而言,信息科学学科“以人为本”的数据科学不仅注重培养在数据和计算技术方面取得进步和创新的数据科学人才,更重要的是关注数据的道德、伦理和法律,使我们对人性和人类价值观的理解融入到数据和计算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之中。

该文是吴丹等iDSCC主要成员作为客座编辑在JASIST组织的专刊“Data Science in the iField”(《信息科学领域中的数据科学》)中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专刊收录了聚焦信息科学领域数据科学的9篇研究论文,展现了国际学术界对这一议题的广泛观点。吴丹研究团队的另一重要研究成果“What Should We Teach? A Human-Centered Data Science Graduate Curriculum Model Design for iField Schools”(《我们应该教些什么?为信息学院设计一个以人为本的数据科学研究生课程模型》)也被收录其中。

iDSCC成立于20193月,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II-Yeol Song教授及JASIST前主编、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信息与图书馆科学学院Javed Mostafa教授牵头并共同担任主席。iSchools前主席、韩国成均馆大学Sam Oh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Chirag Shah副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Theresa Dirndorfer Anderson研究员、英国谢菲尔德大学Frank Hopfgartner副教授、美国肯特州立大学Zhang Ying教授、德国斯图加特传媒大学Kai Eckert教授、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Lisa Federer研究员等13位国际信息科学领域顶尖学者担任委员。iDSCC下设数据科学本科教育分委会(Data Science Undergraduate Sub-Committee)和数据科学研究生教育分委会(Data Science Master Sub-Committee),吴丹担任研究生教育分委会共同主席。

iSchools成立于2005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来自全球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3所知名信息学院(系)陆续加入,已成为引领和推动信息科学发展的顶尖国际学术组织。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已成为继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外的第四种生产要素。作为现代社会研究数据理论、方法、技术、工具与实践的新学科,数据科学学科的建设与数据人才的培养成为学术界、教育界广泛关注的新议题。信息学院作为研究数据管理与知识发现的重要力量,拥有组织与挖掘数据价值的广泛经验与方案,是全球数据科学教育的领头羊与排头兵。目前,全球接近1/4的数据科学教育项目来自于iSchools成员,体现出iSchools积极拥抱变化,与数据科学交叉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作为iSchools首个发展中国家成员,于2019年在国内率先招收数据科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并于2022年开始招收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生,形成了数据科学本硕博完备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si.24701

                                                         (责编雷婷)